背光源是液晶显示(LCD)设备的核心辅助光源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 “光源激发 - 光线传导 - 均匀出光” 的流程,为无法自发光的液晶面板提供亮度稳定、分布均匀的可见光,确保画面清晰显示。
先是光源激发环节。主流背光源的发光核心为 LED 灯珠(早期为 CCFL 冷阴极荧光灯),LED 灯珠通电后,内部半导体芯片的电子与空穴复合,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,产生蓝光(主流技术);若为白光 LED,还需通过灯珠表面的荧光粉层,将部分蓝光转化为黄绿光,黄绿光与剩余蓝光混合形成白光,为后续光线传导提供基础光源。
其次是光线传导与匀光环节。光源产生的光线需通过导光板(通常为亚克力材质)进行传导与扩散:导光板底部印有微小的网点或雕刻微结构,光线照射到网点时发生折射、反射,改变传播方向(从垂直于面板的方向转为平行于面板);随后,光线经过扩散膜进一步打散,除明暗不均;再通过增光膜(棱镜膜)提升正面出光效率,减少光线损耗。
后是光线输出与控制。经过多层光学膜优化的光线,均匀投射到液晶面板背部,液晶分子在驱动电路控制下调整透光率,筛选出对应像素的光线,终形成可见的图像。整个过程中,背光源还可通过驱动电路调节 LED 亮度,实现画面明暗控制或局部调光(如 Mini LED 背光),提升显示效果。